无锡市惠山区华锐实验学校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集团概况 > 正文4266

华锐教育文化理念

     

1.集团愿景:创办烙有“中国心、国际范”的现代化普惠学校

有三层涵义:首先,“普惠”是我们办学的核心本色,意为“普适、惠民”,我们把创办让每个老百姓子女都能上得起的普惠学校作为我们永远的价值追求;其次,我们的普惠学校是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硬件设施、专业人才作为发展保障;最后,我们的现代化普惠学校有两个重要特征:中国心,是指学生的精神气质,学生要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中华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国际范,是指学生的行为举止,学生要经受严而有度的规范训练,拥有走向世界的做人教养和行事风范。

2.办学定位:普惠性、高品质

“普惠性”指向教育公平,符合国家政策方向。

“高品质”指向教育质量,代表学校内涵追求。

3.办学宗旨: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优质教育

我们眼中的优质教育,不是把什么都教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适应其自身发展和未来发展的教育,具体表现为教育理念先进、学校设备完善、教师队伍优秀、教学质量一流和学生发展全面。我们力求整合一切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于学生群体的共性需求和学生个体的特性需求,以真诚、贴心的教育服务,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适合自己成长的优质教育。

4.教育理念:有我更好

    “我”是学生,我来到了华锐,学校会因有我的到来而更加灵动、更加五彩缤纷;我从乡村来到城市,城市会因我的加入而更加多元、更富活力。

“我”是教师,我加入华锐,学校会因我的加入而更专业,学生会因我的行动而健康成长。

“我”是家长,我孩子进入华锐,学校会因我的积极配合而把孩子培养得更好,我会因为孩子的卓越而更加仰慕这所学校。

“我”是学校管理者,我创建华锐,投入的是一种教育情怀,希望更多有相同情怀的人士加盟。

“我”是学校,民办教育会因为有我的“普惠性、高品质”办学定位,而更具办学价值和济世情怀。

5.育人目标:培养“会生存、善学习、有教养”的现代中国公民

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是现代中国公民,他们具备以下特质:拥有主体和权利意识,学会维护和捍卫公民的正当权利,同时履行公民义务;具有公共意识和现代文明素养,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义务,维护社会共同利益;树立国家主人和民族意识,认同国家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捍卫国家尊严和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正义;树立人类整体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尊重国际公约和规则,尊重他国的主权和文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们培养的现代中国公民在未来社会里还需具备以下三项能力:首先是“会生存”,这是一种“人生观”,能够安全、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人生第一要义;其次是“善学习”,这是一种“世界观”,能够用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学习世界一切新知;第三是“有教养”,这是一种“价值观”,能够以一种优雅文明的行为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6.核心价值观:学生为本、持续学习、团队合作、敬业实干、诚信为人、坚毅乐观

学生为本:以学生为立场,开展一切教育工作。

持续学习:让学习成为伴随一生的重要习惯。

团队合作:乐于与同事分享成果,共同承担责任。

敬业实干:热爱教育事业,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诚信为人:真诚待人,信守承诺。

坚毅乐观: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心态,勇于尝试。

7.管理理念:倡导人本、坚持校本、关注成本

倡导人本,尊重人性价值,视校园中每个人为宝贵资源,以学生为本,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坚持校本,立足学校发展,实行低重心的软性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把管理建立在自律、民主的基础上,校长、教师、学生共同探讨解决学校问题,建立起人人参与、高效运行的学校管理文化。

    关注成本,加强经济核算,节约教育资源耗费,拓宽资源整合渠道,完善学校成本管理,使学校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8.管理目标:大教育、小行政

“大教育”是指学校处处润桃李,师生人人绽风采;“小行政”是指管理让位于领导,学术服务于学习。

    为实现“大教育、小行政”的管理目标,我们努力做到:

    民主决策:让师生积极参与自己的事务决策;让使用资源的人有权决定采购资源;建立快速响应师生需求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建立公开透明的反馈意见公示流程。

    自主发展:为学生们提供多样的课程选择;让学生在校园里能够找到锻炼自己的舞台或项目;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价值的平台。

    服务支持:把师生推向校园聚光灯下;为师生的发展提供资源及资源整合的建议。

9.校训:学习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

过去,我们常说“知识是力量”,如今知识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学习能力是瞬息万变的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我们才能在万变的世界中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我们深知,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比让孩子改掉一个坏习惯要容易得多。好习惯是孩子成功走向未来的重要保障,学校、家庭都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我们坚信,要让孩子有一个美好人生,先从行为习惯培养开始。

10. 教风:爱生如子、与生为友、伴生共学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迷恋孩子成长的学问。不爱孩子,不懂孩子,不学孩子,不配为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经常面对学生自问“三个假如”: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孩子的同桌是我。

    假如是我的孩子,意味着教师要舍弃私心,爱生如子,毫无怨言地为学生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支持他们的点滴成长,以此赢得他们的真心。

    假如我是孩子,意味着教师要弯下腰来,与生为友,设身自己为学生的同龄人,去感受他们的一言一行,以此获得他们的知心。

    假如孩子的同桌是我,意味着教师要敞开心胸,伴生共学,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每天与学生一同感受成长,以此获得他们的诚心。

11. 学风:勤于学习、乐于分享、敢于探索

我们认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在校园里集体形成的学习氛围,即学风。

    勤于学习,就是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善于通过教师、网络或书本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

    乐于分享,就是学生们在课堂内外愿意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借鉴学习方法,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敢于探索,就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敢于对教师的答案提出不同意见,课后经常能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追根刨底,进行深入研究。

12. 精神:把平凡事业做成不平凡志业

教育通常有三种境界:职业、事业与志业。如果把教育视为一种职业,那学校就会成为教师付出劳动、交换薪酬、养家糊口的谋生之所,教师的工作动力来源于每月获得报酬多少;如果把教育视为一种事业,那学校就是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教师的工作动力来源于他人尤其是学生的肯定;如果把教育视为一种志业,那学校就是教师与其生命融为一体的精神寄所,教师的工作动力来源于他对自身工作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执着信念。

    我们希望为教师们搭建发展平台,让他们从职业的生存境界,能够跨入到事业的生长境界,最后步入志业的生命境界。虽然教育是一项平凡的事业,但只要把平凡的事业坚持做下去,不断为教育事业注入信仰的力量,那我们一定能够把平凡事业做成不平凡志业。

13. 承诺:真待学生、善待教师、诚待家长

我们向社会郑重承诺:

    真待学生,每天微笑迎接学生进校,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校园内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中午为学生提供营养可口的饭菜,放学时安全护送学生离校。

    善待教师,逐步改善全体教师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让诚恳工作的优秀教师享受到学校同步发展带来的晋升机会和优厚待遇,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为学校做出巨大贡献的功勋员工提供退休优厚养老保障。

诚待家长,热情回答家长关于孩子在校学习的一切问题,邀请家长来校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历程,孩子在校就读期间不接受家长任何形式的感谢之礼。